高考地理备考专家数据库
雪线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部分,教材中把其归类为垂直地带性。近几年高考中,不同程度的都出现了关于雪线的内容。从高考题目看,主要是考察了雪线的影响因素、分布规律等相关内容。所以,雪线在高考中并不能忽视,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强化训练,但是教材中对于这方面涉及并不多。从考生的反响来看,雪线的知识学生不容易掌握,做题的可把握性不强。
一、雪线的纬度分布规律
从全球来看,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。赤道地区空气多对流上升,云层较厚,降水多,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;而副热带地区多下沉气流,晴天多,降水少,热量充足,积雪较易融化。因此,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不在赤道,而是在副热带地区。处在此范围的南纬20°~25°间的安第斯山雪线最高,主要在智利北部和玻利维亚西南部,一般高5500~6000米,最高可达6400米,成为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。在纬度40°的地方,根据气候的干燥程度,雪线高度在海拔2500~5000米之间。到极地附近,雪线可降至地表。此外,由于10°N的降水量比10°S多,因此10°S的雪线比10°N也要高一些。总之,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。
二、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
地球上各地区雪线的分布高度起伏多变,主要取决于气候与地貌因素的综合作用。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。
1、气候上的气温与降水都与之有关
①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,温度高时雪线也高。由于地表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,使雪线分布高度的总趋势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。例如,雪线高度在热带非洲为4500~5200米,到阿尔卑斯山降至2400~3200米,北极圈内在200米以下。
②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:降水量越大,雪线越低;降水量越小,雪线越高。因为,在降雪量很少的条件下,要达到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,必须有较低的年平均温度(即雪线位置必然较高),以使消融量和蒸发量减到很少;而降雪量很大的情况下,必须有较高的年平均温度(即雪线必然较低)方能融化大量的积雪,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以保持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。例如,我国的天山——祁连山一线,水汽来源主要受西风带控制,所以由天山西段向东降水量递减,雪线升高,到天山东段雪线达5000米以上,再向东到祁连山东段,由于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增多,雪线反而降低。
2、地貌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,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
①从山势上看,陡峻的山地,积雪易下滑,不利于保存,雪线偏高;坡度较小的山地,有利于积雪沉积,雪线偏低。
②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,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,气温偏高,雪融化较快,雪线位置较高;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,气温偏低,雪线位置也较低。
③对于北半球而言,南坡、西坡日照多,冰雪消融量大,雪线偏高,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。例如,我国天山南坡雪线高度为3900~4200米,而北坡雪线高度为3500~3900米。
3、具体到某一山区,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
①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,又是迎风坡,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,因此,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高度要低。其南坡面向印度洋,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,年降水量在2000~3000毫米以上,在同等气温(低于0℃)情况下,南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,形成降雪,形成海洋性冰川,雪线高度在4500米左右;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,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,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,年降水量一般只有600~800毫米,空气要达到过饱和,必须海拔升高,气温继续降低,才可能形成降雪,形成大陆性冰川,雪线高度大多在6000米左右,个别地区达6200米。
②青藏高原境内雪线海拔高低相差很大,大体上有从边缘向内部、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的趋势。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雪线高度为4500~5000米,至高原内部,中喜马拉雅山北翼、冈底斯山等雪线高度为5800~6000米,珠峰北侧东绒布冰川及羌塘高原西部昂龙岗日雪线高度达6200米,是北半球分布最高的雪线。
③阿尔卑斯山北坡为背阳坡,蒸发弱;北坡又是迎风坡,大西洋水汽在此产生了大量的降水。因此,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较低,南坡雪线较高。
④天山南坡为向阳坡,气温比北坡高,且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,故天山南坡雪线比北坡高。
4、雪线的升降变化还受大气环境改变的制约
如全球变暖、臭氧层的破坏、沙尘暴等因素均可对雪线高度产生影响。
雪线是指地球陆地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的某一海拔高度,即永久积雪下限的海拔。在雪线以上,气温低于0℃,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大于消融量,形成了常年积雪区;在雪线以下,气温高于0℃,全年冰雪的积累量小于消融量,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不能积累常年积雪,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;在雪线附近,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,达到动态平衡。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。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,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,由于这个缘故,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。
雪线的高低
雪线,指的是在高纬度、高山地区,永久性积雪最下限的海拔高度。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有3个:气温、降水、地形。
①温度。温度越低,越容易积雪结冰,因此积雪在山坡上的分布越低,即雪线越低。②降水。雪的来源是降水。降水越多,积雪越多,雪线越低。③地形。地形平坦的地区,积雪容易堆积和保留,因此雪线较低。地形陡峭的地区,降水/积雪都容易滑落,因此雪线较高。
例如下图,由赤道(0°)向南北极(80°),温度逐渐降低,因此雪线也逐渐降低。同时,还可以发现,每个山坡朝向赤道的以面,雪线更高(向阳坡>背阳坡),这是因为向阳坡的温度更高,积雪更易融化。
从赤道向两极的雪线分布图
迎风坡、向阳坡对雪线的影响
同一座山坡,一般可以分为阳坡、阴坡、迎风坡、背风坡。其中阳坡的温度更高,迎风坡的降水更多。
一般来说,温度越高、降水越少,则山地的雪线越高。因此向阳坡(阳坡)、背风坡的雪线高于背阳坡(阴坡)、迎风坡。
迎风坡/向阳坡的雪线高低
冰川地貌
在高山和高纬地区,气候严寒,年平均温度在0℃以下,常年积雪,当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时,地表积雪逐年增厚,积雪逐渐变成粒雪,再由粒雪变成微蓝色的冰川冰。冰川冰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斜坡缓慢运动,就形成冰川。
地表经受过冰川强烈的塑造,形成一系列冰川地貌。
雪线
山区的积雪面积和高度随季节变化,冬季积雪区扩大,积雪高度下降。夏季积雪区缩小,积雪高度上升。
在雪线以上为多年积雪区,雪线以下为季节积雪区。(雪线的高度是寒冷气候地貌的一条重要界线,冰川形成在雪线以上,一个地方的高度如果低于该区的雪线高度,就不能形成冰川。)
青藏高原,为什么很难修建铁路
因为青藏高原海拔较高,分布着永久性冻土层和季节冻土层。季节性冻土层在夏季融化,在冬季结冰。
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,如果修建铁路,则夏季冻土层融化,铁轨会下沉(融沉);冬季冻土层重新结冰,铁轨被迫抬升(冻胀)。每年的一升一降,严重威胁着铁路的安全。
在建设铁路时,应该防止季节性冻土层的融化、冻结,维持冻土层的稳定。因此,在修建青藏铁路时,在季节性冻土层区域的铁路路基两侧,埋设高效导热的热棒,及时将冻土层内的高温传导出来,防止冻土层融化。
(温馨提醒:由于微信改版,打乱了发布时间,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谭老师的推送,可将“谭老师地理工作室”设为星标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谭老师的推送哦)
北京升降机械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货梯,登车桥,升降机,升降平台,升降货梯,液压升降机,液压升降平台,铝合金升降机,液压登车桥等升降机械的专业制造商。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、市政、交通、机电、厂矿企业、生产车间、重工、造船等行业企业中。并可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,设计制做非标产品,以满足用户的需要。我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, 公司拥有升降机械、通用设备、机电设备、自由进出口权,升降设备出口到远东、亚、欧、非、美洲等国家,受到客户的赞扬和好评。
我们始终坚持"质量第一、信誉至上"的宗旨,本着"创优质品牌、铸一流形象"的原则,不断开拓创新,精心制造优质产品。
本公司承诺,所有产品将免费保修一年,终生维修服务。 严把质量关的同时,我公司生产的液压升降机、升降平台,每个部件都选自国内大型企业,还可根据客户要求采用进口部件。致力于建一流诚信企业,创一流知名品牌,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优质、周到的服务。